国内的创新药 license到美国很多,但是国内改良新药好像license in或者license out的很少,针对这方面有哪些建议?
孙志娟
新药项目
改良型新药
2022-12-08
第一,国内外对改良性新药的定义是不一样的,法规和质量标准都是不一样的。美国不要求 505b(2)有临床优势。因为 FDA 认为这是企业行为,企业要对自己产品的商业价值和临床优势来负责。所以这个责任实际是在企业本身,让企业去把关。如果一个产品没有临床优势,它就没有商业价值,那企业就不应该去研发。如果立项失败了,企业自己要承担责任,FDA把这块分给了企业。
 
以脂质体为例,中国的脂质体指南和美国的实际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标准下,我们很难把中国的脂质体产品送到美国去。美国的脂质体产品要想进中国需要补一些实验,这是指南上的障碍。
 
第二,从注册剂来看,价格非常高,价格也是一个壁垒。四年前,美国有个505b(2)纳米制剂的麻药,中国企业要license in,美国公司要3000万美金,市场分成要销售额的13%,这个价格是非常昂贵的,相当于创新药的价格。
 
还有一个原因是BD人的局限性。很多做 BD 的要么是做 generic (非专利药)要么是做新药,很少有去做 nano medicine或者甚至了解的创新制剂。我们在实践当中看到,制剂创新首先是一个新药用来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的,这是它的商业价值所在。

从监管的角度怎么判断改良新药能不能获批?
孙亚洲
改良型新药
2022-12-08
从专家的角度,我们国内的改良新药一定是有明显的临床优势,这个是绕不开的。通俗来说就是有效性的优势,第一,要比原来的有效性要好。第二,要比原来的不良反应要低。第三,要利于改善药品的顺应性,便于病人用药。改良新药要被批下来,要从这三个方面考虑,立项能实现其中哪一条。
 
我觉得前两条很难实现。第三条,改善顺应性,这个不是由自己定义的,你报之前要跟 CDE组织专家会去讨论的,专家会最后定义,认为你符合改善顺应性,才能给你这个定义,你才能报。如果否定了你,你就不能报。
 
那么为什么前两个不容易,第一,提高疗效,不良反应可能会增加;第二,降低不良不反应,你需要做什么临床才能达到效果。现在的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 2% 到10%,少见的1%到2%,属于偶见和罕见的不良反应,才有可能让你上市。但是对于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非常低,要想做出明显的临床优势,得做多少例临床才能做出来。例如:阿托伐他汀钙,它的严重不良反应是横纹肌溶解,这是致命的,它是罕见 0.01 到 0.1 的发生率。如果做临床,我算了一下,一个药至少得做五万例以上,你才能做出显著性差异,如果原来的和新改良的各做五万,要做十万例。
 
前两个好办在哪里?你要想在前两类上面做文章,那可能只是在肿瘤药、深部真菌感染这类严重的疾病,不良反应发生率特别大。比如紫杉醇,一系列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特别大,你要在这方面给他改善。比如将紫杉醇做成聚丙交酯的嵌段化合物,在动物实验上,同样的给药剂,疗效能增高六倍,这种我们就有意义再往下做,通过临床试验去验证。我可以走两条路,一、保持同样的给药剂量,把疗效提高,不良反应是一样。第二,降低剂量,降低它的不良反应,达到疗效一致,甚至有所提高,这个就可以实现。
 
所以我们在做前两种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改良新药一定要对药物的品种上慎重选择。

关于改良新药,从审评或者体会谈一谈
尹莉芳
改良型新药
2022-12-08
做改良新药需要进行评估,第一,从审评政策法规方面。国内的改良型新药和美国的505b(2)不太一样,505b(2)强调的是借用原研已有数据保证审评药品的安全性,没有提临床优势。我们国家改良型新药审评非常注重临床优势,这个不同和我们国家的历史有关。国内的改良型新药需要进行临床验证,这个其实是增大了改良的成本。而且临床的优效实际不一定做得出来。
 
第二,从带量采购等医保政策的角度,改良品种是不是具有商业价值,这个也是需要评估的。片剂、胶囊、分散片、颗粒剂等等,在同一层级下招标,是有一个差比价,哪些能改哪些不能改,这个要考虑它是不是具有商业价值。例如,辉瑞的普瑞巴林在胶囊剂型的基础上改的缓释片,不仅做了药效、长期毒理性还有生物等效性是试验,并且启动了三个三期临床,但是两个是失败的,一个是有效的。所以其中的费用是非常高的。

谈一谈505b(2)知识产权的保护策略,大分子注射改口服这块的展望
唐华东
医药创业
2022-12-08
首先 505b(2)知识产权是极其重要的,它的技术、创新性比较模糊,所以在专利的定义里面,它更加容易被否定。
 
a、首先从技术上要非常鲜明,按照专利的几个要求,比如有创新性、有用性等。第二,在定量药理这块,特别是制剂的角度,我们往往喜欢把制剂和PK 、PD链接起来后去申请专利,这是能增强505b(2)的专利点。第三,专利层次的分布还是需要的,从制剂到临床到商业甚至到生产,这个还会要花心思去写。
 
b、第一,大分子口服基础研究还是真的非常重要的。第二,从产业角度来说,我们要把产品带到有医学价值的地方,我们要依靠技术,而不能迷恋技术,产品一定要满足临床的需求。

载药脂肪乳和微晶混悬液从法规和立项方面,给大家有哪些建议?
唐星
制剂创新
制剂差异化
2022-12-08
对于载药脂肪乳立项时,选项要你选某一个副作用非常明显的药物,以降低副作用为目标,然后疗效不发生改变。通过药效学验证完以后,我们需要做一个BA或者BE来桥接原有的药物,证明有效性,副作用则用少量的数据来验证或者不需要数据来验证。
 
对于微晶混悬液立项时,选项一定要选有独特的适应症的药物,要从研发成本、临床需求和生产成效来综合筛选一些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