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创新药的投资市场是怎么样的?有什么亮点?
程浩
医药投资市场
2024-01-05
我的观点仅局限于创新药赛道,因为我们最近三年做得比较窄。创新药今年确实相对前两年是困难的一年,创新药企业是资本驱动型的,今年融资肯定很难,BD也很难,IPO那就更难了,所以也是对创始人以及创始团队的要求会更高,这是一个深切的感受。
以往行情好的时候,其实整个公司团队把创新药项目运营好应该就行了,可能到去年的时候对创始团队提出新的要求,就是你的融资能力得很强,到今年可能又有更新的要求,就是你产品的BD能力,或者你的政府事务能力也要很强,所以每年都有新的要求,今年这几个要求都叠加起来了,今年第一个感觉就是对创始人的融资能力、BD能力、政府事务能力等各种基础的运营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我们另外一个感觉就是今年在创新药赛道上也是收获的一年。因为今年国内外BD交易成功的案例应该是历史新高了,尤其是今年年底的时候,融资金额也是进一步刷新到80 多亿美金,我认为这是今年最大的一个亮点。其实有时候反过来看,很可能今年的某些资产是被贱卖掉的,虽然有这么多好的交易,但是有可能如果今年环境融资环境特别好的话,有些企业可能选择不卖,他可能自己出海,未来的收益可能比他现阶段做的BD交易更大。现在看下来创新药的BD活动,也是我看到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所以整体上我的感受就是,今年肯定相对困难的一点,但是也有些亮点。
创新药企业如何在当前投资环境下调整结构、预期,规避风险?如何避免项目被出清?
刘喜
医药投资
2024-01-05
假如现在调整可能已经来不及了,就是到明年的上半年可能上轮融资高峰大家的资金就会进入到倒计时的状态。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觉得可能很多项目是要被出清的,就是我们如何成为不出清的?你如何不投到被出清的那一波?可能是投资机构想得最多的。所以这个时候我觉得投资机构更多的是一些反思,就是你手上是不是有些过往内卷follow的靶点,这种靶点可能不是调整节奏就能解决的,可能在我们新的投资逻辑里这类案子投起来就会很费劲了。但是我想建议的还是大家要有韧性,其实坦率来讲,我觉得大部分项目是预期不足的,尤其是过去我们几年有些科学家创业的项目,大家都是在行业景气期成立的,对于这种创业本身的九死一生和和脏活累活,包括过去高歌猛进时期的大手大脚行为,在新时代的节奏调整下,会有很大的挑战。
所以就是能不能快速地节衣缩食,能不能把资金使用效率提上来,能不能在行业下行阶段团队内部保持和谐都是很大的问题。尤其是高歌猛进的时候,你好我好大家好,但是下行阶段你会发现你的缺陷会成几何倍数的放大。我觉得给大家的建议,第一还是要有韧性,第二一定要在团队内部保持和谐。以前从基因里带有些弱点的项目还是会很有挑战。我觉得不管是什么类型,什么股权结构的项目,创始团队要有主人翁精神,有主人翁精神的团队才能从周期里穿越过来。
所以我觉得这个时候是大家比拼韧性和比拼耐力,比拼资金使用效率,比拼落地能力的状态,PPT要转化成数据和结果交付给投资人,而不是用简历、背景,这在下一个时代会遇到很大挑战。
2023年整体医药投资环境如何?2024年将面临哪些挑战?
刘喜
医药投资
2024-01-05
整个2023年很冷,对于创新药企业可能真正的挑战会在2024年到来。
我们整个投资的情况,就是药的比例显著下降,大概从以前可能1/ 3降到了1/ 5的比例。但是今年整个新增的投资情况,药、器械和诊断都有,上下游可能占到了 1/ 3的投资体量,而且在这个投资阶段上我们的复投是比往年要增加,也就是加持我们的已投项目,这种加持不是大家常规意义上理解的纾困,而是你的管线跑出来以后进行确定性的加持,可能比我们去市面上找一些新的案子,可能会有更好的回报预期。
所以整体来看就是达晨在2023年整个医疗板块的布局还是比较平稳的状态,药、器械和诊断都有,复投也有好几个项目,我们整体的最大感受,不管是药、器械和诊断,只要你在基数足够大的情况下,还是能够筛到不同阶段可以出手的项目,但前提可能是现在投委会的标准会比过往要严很多,可能过往80分、 85分就能投,但今年可能要到90分、95分的项目,打分是一个很主观的标准,跟各自投资机构的投资策略,还有资产组合有关系。所以整体来看,高度的投资内卷,就是找案子的时候,大家可能以前筛100个案子投一个,可能现在会更低的比例,分母可能会要求更大,就是大部分筛下来会很费劲,给企业端的感觉就是投资机是不是只看不投,我觉得大部分投资机构可能提高了投资标准,就是在大量筛项目。
另外一点就是今年大家更多的精力就是在募资和投后上,尤其当你在管项目比较多的时候,所以这个时候你要帮助企业家调整预期,调整节奏,调整企业的状态,这其实是需要时间的。所以今年整体来看,我们跟已投企业贴得更紧,这个贴法不是去灭火,而是主动选择跟企业家有更多地交流,因为实践的经验证明,很多时候我们以为企业家能够兼顾到很多正宏观的事情,但是实际上可能他们毕精力有限,宏观层面的东西还需要我们做一些辅助和协助。
第三块就是募资,这个今年也是非常有挑战的,而且可能你跑起来可能不一定会有很快的效果出来,但是你也不得不做一些储备。
还有退出这块,我个人对并购退出其实持悲观的态度,不管是过去几年的估值情况,还是我们中国的商业文化,包括现在国内并购方的支付条件和支付能力可能都不支撑我们做并够退出,倒逼到我们投资端,我觉得可能你在选项目的时候最好还是要选一些可以独立IPO,哪怕是天使轮这种潜质的项目。奔着被并购的话,我个人觉得短期内还是偏悲观的,你的条件可能是你的创始人无法接受的,随着并购来的可能就是团队的大清洗,这种可能对于中国的商业环境是很难接受。这个时候我跟企业家讲得更多的就是如何把手里的现金多花一天是一天,这样你哪怕在谈判的时候,不管是license out还是跟新一轮投资人在交流的过程中,你博弈的资本会更多,所以这个时候不是冲速度。
所以整体上投资、投后、募资还有退出的问题,今年很均衡,可能过去两年大家投资的精力会更多,但今年会很均衡。
您是做进口辅料这块的,能不能举些例子,谈一谈现在我们国产辅料和进口辅料到底能不能做到一致?
曹亮
进口辅料
2023-12-04
我认为我们中国的辅料行业发展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解决没有辅料的问题。其实我2000年那个时候在学校做硕士研究,这个时候我们只能看文献我们做脂质体要用到合成磷脂,但是这个时候我想买是买不到的,从国外买又特别贵。那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些像我们早期做的这些工作,就是代理商,把国外的辅料引到中国来,按中国的法规做注册,就是解决可及性的问题,这是第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就是保证我们性价比和供应链安全的问题。毕竟国外有些辅料不一定价格那么有优势,比如我们做的蔗糖、海藻糖,以前买的很贵六七千,我们给他做完了之后质量是一样,但价格只需要两三千。
第三个阶段,我们辅料人要解决创新的问题。就是我们要做定制类的辅料,从而提升我们药物的附加值,让制剂企业能够生产出更好的药品,满足我们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要,同时他也能获得很好的利润,我们一起做的辅料企业也能分享他这个利润,这就是一个正向的循环。
我们从2007年到现在基本上都是在国外帮助制药企业找辅料,我们找了很多,脂肪乳、脂质体,包括核酸递送等等。后面有个登记制,登记制基本上也不收什么费用,关键只要是把这个资料做好交上去就好了,我觉得这个占我们所有的工作量的5%到10%。
其实我们后面大部分的工作量根本不是注册,而是怎么样跟制剂企业一起通过关联审评,我觉得这个实际上很难,大概需要3到5年的时间,一起跟着制剂企业往前走,而且要根据制剂企业的需求改我们的标准,增加我们的检测项目,所以这个非常难。
所以整个在注册方面基本上没有什么投入,但是你后期的投入其实是没有边的,所以这就是对我们做辅料的企业提了要求,就是一定是加强后期的服务。相当于我们是一个中介,我们手里有这么多辅料,我们要给他找到合适的制剂,你就要花心思说哪好哪不好,告诉你怎么弥合他俩之间的优点和缺点。
我们的梦想就是解决可及性的问题以后,尽量解决国产化性价比的问题,但是终极的梦想就是我们要做特殊的辅料去提升制剂的价值。
辅料的质量标准是不是越严越好?辅料是不是要像原料药一样控制纯度?
曹亮
辅料质量标准
2023-12-04
辅料,不是主攻,而是助攻,真正发挥药效的是API,辅料只是让API更好地把作用发挥得更棒。其实辅料那么多指标当中,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叫功能性指标,还一类是安全性指标,功能性指标你不要去管它,你就要给他发展的空间,因为本身它就是混合物,安全性指标,既然它不安全,那我们就要把它控制得越严越好。功能性指标一定要给制剂厂家自己选择的空间,否则怎么才能做到定制呢?我们都在提辅料定制,如果你把指标都定得特别严,厂家怎么做定制呢?那就没有定制了。
推荐视频
0
2024-07-12
0
2024-07-05
2539
2024-06-25
0
2024-06-28
3833
2024-06-21
2654
2024-06-18
3699
2024-06-16
3359
2024-06-12
5893
2024-06-14
2697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