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实现大幅度提高肿瘤靶向,仿生策略效果会更好
李亚平
仿生策略
肿瘤靶向
2022-12-02
仿生策略有这么几条,第一个是直接用活细胞递送药物,比如单核细胞;第二个是用细胞膜,第三个直接用体内的一些生物材料,比如白蛋白、脂蛋白等等。
肿瘤靶向,第一步是如何到达肿瘤组织,有很多策略像PEG化,被动靶向等等,确实也可以到那去,但是如何进入实体瘤深部也很重要。我们发现如果用仿生策略,它能够进入深部,能够提高十几倍,原来不超过85个微米,现在可以到1000个微米以上。如果不能进入深部,效果会大打折扣。
同样大小,如果用细胞囊泡和纳米颗粒比,囊泡能进入得很深,而纳米颗粒就进不了那么深。囊泡之间它可以发生物质交换,更利于从细胞间隙往里面去,是有什么动力,还要深入的研究,但效果很明显。所以我觉得从精准递送,提高肿瘤靶向性角度,现在目前看来,仿生策略效果会更好。
靶向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现在实际上不存在特异性靶向
吕万良
特异性靶向
2022-12-02
因为它在肿瘤细胞上表达它在正常细胞也是表达的。要做到完全特异性,是做不到的。我们要把原料药的靶向和制剂载体的靶向,这两个靶向的概念要区分一下。
原料药肯定是靶向的。像阿司匹林,它的靶点还是不清晰的,但是它作用很强,所有的药物都是有靶点的,它没有靶点,没有作用靶点它是不能起效的,所以它们的原料药是靶向。
制剂靶向是利用载体的靶向,同时也利用原料药的靶向。载体的靶向没有特异性,但不代表我们不可以作为它肿瘤部位的高表达。我们现在谈的制剂靶向,利用外边包的制剂来进行靶向,就有配体靶向、受体靶向。虽然做不到绝对的特异性,但是它还是有高度的富集,在病变部位还是有富集的,除了肿瘤以外,炎症像弱酸富集在靶向都是可以利用的。
靶向有物理靶向,化学靶向,手动靶向,但多数都是被动靶向。LNP就是典型的被动靶向,过去认为被动靶向没有用,LNP在疫苗上一下子被炒火了,实际上就是个阳离子脂质体。靶向要做到绝对特异性是做不到的,但是能富集还是能做到的。
SNP精准靶向,有多少能到靶器官,多少能进入细胞里面?在释放过程中有多少比例?
李亚平
细胞
2022-12-02
精准递送,靶向递送,到现在为止还是一个相对的。现在的抗肿瘤药物,无论是采用递送系统的,还是小分子直接打的,有一篇综述,我看了最高的都不到2%,大部分都在1%以下。即使加了LNP,想到达肿瘤组织的靶向性也就这个样子。
我们现在的提高是相对。我们最近的研究采用仿生的策略,比如用LY6C活细胞来递送,它有一种天然的趋向性,肿瘤组织对它有招募特性,这种可以把肿瘤组织靶向性提高15倍。如果这个药原来只有零点几,提高15倍也不多。如果把它提高几十倍,我认为现在确实还是梦想,我们精准递送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多少倍,十几倍已经很好了。而且越是原来靶向效率越低的,提高的倍速就越大,这是精准递送。
国内外说的精准医学,我认为只是比原来有提高。举一个简单例子,难溶性药物的体内递送效力,算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要真正打进血管里面的药,有百分之几十能够达到肿瘤组织,那才是突破。所以本质上就是递送问题,为什么药物带来那么严重的副作用,因为它大部分没有到达真正的作用部位,这也是我们做递送系统的人深深的责任,我们希望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核酸药物有多少比例能进入细胞质?
顾景凯
细胞质
核酸药物
2022-12-02
如果不用递送系统,直接打入mRNA,大概1/100000能到细胞质。
现在新冠和辉瑞,目前认为做的最好的两个LNP,根据它们公开的数据,这个东西能导入到细胞质,翻译成蛋白的量,就是mRNA进到细胞里面大概是1%-2%。mRNA现在的递送效率只有1%-2%,这种效率对于蛋白替代疗法是做不到,还得加1000 倍左右。所以我们要把体内命运搞清,未来是不是能把效率提高,还是1%-2%就是天花板。我们要知道体内命运可能为设计者提供很好的依据来改进。
我们一般都是围绕精准到哪个靶点或者到细胞质内,那在递送过程中它经历了什么,整个靶向性现在做到什么样的程度?
顾景凯
细胞质
递送
靶点
2022-12-02
关于靶向这块,尤其现在我们大部分药物都是跟靶点相互作用的。最早靶向,大家可能都从小分子来做,特别现在有好多小分子靶向药物。过去特别还有一类药,比如像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紫杉醇,这类产品事实上也都是跟靶点相互作用的。
当时我们做血药浓度监测,这是最早药代动力学诞生的时候,默认了血药浓度能代表组织或者靶点处或者细胞内的药物浓度。测血药浓度高,就认为在组织或靶点处的药物浓度高。当时由于检测仪器的灵敏度不行,选择性不行,做血药浓度就很不得了。
现在越来越发现好多靶点处起作用的药物,特别是共价结合的,它往往血药浓度和靶点处或细胞内的药物浓度非常大的不相关,也就是非线性的药代动力学。
事实上,靶点处的药物还有很多,比如像紫杉醇,它是微管靶向性药物,共价结合,血里测不到,但是微管处的药物浓度还很高,而且这种药个体差异还大,还有耐药性,人和人之间差距很大,这时候测靶点处药物浓度是最好,但是不现实。
还有一类药,血液循环系统这类药物,比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诺、普拉格雷等药也是一样,血药浓度测不到。特别共价抑制剂,血小板更新一次7到10天,我们测氯吡格雷活性代谢产物,可能就测48小时,再也测不到。事实上,在靶点处共架结合的东西还在,它要被清除,都是血小板7-10天更新一次的时候,它才随之而清除。因此我觉得像这类药物,测血药浓度来间接反映靶点处的药物浓度,会带有很大的不相关性。
所以我也想提出个概念,就是靶点药动学或者受体药动学,或者是靶点的占有率,尤其对于作用血液循环系统的移动靶点,未来我们做起来可能会更好,我们实验室也在做工作。
用的同样是氯吡格雷,CYP2C19酶也都没有抵抗,为什么差异会这么大?有的人吃了不好用,有的人吃了出血,所以血药浓度和靶点处的药物浓度关联性是非常重要的,关注靶点处的占有率或者是浓度或者是靶点药动学、靶点药物浓度分析,可能未来对流动型的靶点毒理和药理学支持会非常大的,因为现在不相关联。
推荐视频
0
2024-07-12
0
2024-07-05
2539
2024-06-25
0
2024-06-28
3833
2024-06-21
2654
2024-06-18
3699
2024-06-16
3359
2024-06-12
5893
2024-06-14
2697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