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P-1多肽品种的原料成本降低策略是什么?
汪兆伟
成本降低
2024-01-31
据我们统计,全球保护氨基酸主要的供应点还是集中在中国,中国主要集中在成都,成都在2000年左右就开始在做保护氨基酸,但那时候没有上量,所以在前期的研发,工艺技术的开发等等这些方面,成本是非常高的。现在随着市场量的增加,有些工艺更成熟、更稳定,并且有一定的放量,所以整体的成本是有所下降的。一个是成本的下降,还有就是大家相互的竞争,总体趋势来看价格是向下行的,这样为我们多肽原料药的合成环节也是提供一个保障。
现在还有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产能的不足,很多公司的设备基本是饱和了,但是以后产能一旦释放出来,相当于批量化的生产,这个成本还有下降的空间,这样对我们下游的企业来说,那就是福音。还有参与人多了,自然就会竞争内卷,大家都要想存活下来,一个是看谁的量大,一个是看成本控制得好,一个是质量控制,这几个因素你能够做得最好、做得极致,我认为你在市场中肯定是站得住脚的。
多肽纯化中连续流技术的可行性和挑战是怎样的?在高纯度要求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在线监测和控制的问题?
汪群杰
多肽纯化
2024-01-31
刚才您提到的双柱的或者多柱的,包括传统的模拟移动床,尽管这种模拟移动床已经大规模地用于像维生素、EPA的纯化。但是我们也注意到这种纯化的纯度要求相对来讲没有多肽药这么高。
在类似于多肽或者是高纯度的药物上,一方面是量上没有这么大的需求,如果量没有那么大的时候,这种连续流的纯化需求也就没有这么大了。如果将来GLP-1的需求确实很大的情况下,那我们在纯化上用连续流的方式是可以大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但是里面有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多肽纯度允许波动的范围是非常小的,这样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怎么样实现精密控制的问题,现在的模拟移动床技术是没有办法做在线监测的,在线监测的手段或者在线监测的速度跟不上就达不到要求。因为反应液在动,空间上在动,反应的过程也在不断地变,在这种情况下一定需要非常好的监测手段,我们也在努力地开发一些新的技术把这个问题解决,这样有了精准的在线监测,就可以带动后面我们的精准控制。
连续流好处就是快,反过来做色谱纯化这块,它比较大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比如做多肽这块,不管是上量浓度还是收集的浓度相对还是偏低的,像我们做一些有机的小分子,我们上量的浓度可以做到10%甚至更高,但是像多肽做到也就是在1%左右,尤其是在精分的情况下。如果做成连续流,后边就会有大量的溶剂要及时地处理,所以我觉得这块还是值得去做的,而且是要有一些新的突破。
如何降低索马鲁肽的综合成本?从工艺角度出发,有哪些措施?
苏贤斌
合成成本
司美格鲁肽
2024-01-31
我们主要是做工艺开发,而且我们做工艺开发的出发点也在考虑,第一个就是创新性的技术,瞄准常规工艺或者传统工艺本身难以解决、难以克服的痛点,希望能够通过一些技术的创新或者可以通过不同的技术组合应用,相互渗透,或者跨界,能够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比如刚才我们提到的液相中的连续流动结合微反应的技术,第一个是减少试剂物料的使用,提高它的原子经济性。那物料少了,我的转化率其实反而更高,在均相反应中反应速度也提升了。比如常规的固相反应,在规模放大之后,做到几百升,甚至现在都出现了上千升的反应釜,从我们专业的角度,你做到非均相反应本身传质反应效果就很差,再把它从一个小试几百毫升的反应器到几升,甚至放大千升,实际上传质的效果就会变得非常差,反应周期、反应效果是非常长。我们通过在液相中的连续化,微反应技术的特点就是它可以大大地强化传质传热,这个时候它放大的副效应是比较小的,能够保证反应效率高,反应时间短。这个其实都是从工艺本身解决原有工艺的本身难以克服的一些瓶颈,我们也做了大量工艺方面的验证,比如司美格鲁肽态的27肽、29肽,我们可以采用表达的办法,我们也可以把这个片段,比如四肽的片段,我们完全就可以用流动化的工艺做,我们从各方面评估下来,成本可以达到固相成本的1/5左右,实际上我觉得从工艺本身可能是一种降维打击,这是从合成的角度。
合成之后,下面就是纯化,汪博是纯化的专家,我们也在探讨如何从批次式的反应把纯化实现连续化的反应。
所以从工艺端的角度我想概括一下,就是我们应该有些创新的工艺,这样才能有自己的竞争优势,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如何应对保护氨基酸产业内卷现状?有哪些要素?
汪兆伟
保护氨基酸产业
2024-01-31
国内所有行业都会走的路径或者现在大家的共识就是卷,保护氨基酸产业以前没有起量的时候,也不太受大家的关注,但是现在一旦起量,关注人就多了,参与的人也就多了,我觉得这个也是正常。
怎么应对这种现状呢?首先还是要把产品的质量做好,这是第一要素。第二就是我们要把成本控制好,从我们内部的管理上,把产品质量做好,成本控制好,那我们也不会担心。在“卷”的时候,我有“卷”的资本,第一,我有质量,第二,我的成本能有效地控制。当然我们要降成本可以从多个渠道想办法,包括减少物料的消耗或者容积的使用等等我觉得都是有办法的。
因为任何一个产品,一个公司是不可能做完的,作为我们的下游客户来讲,他也不会把订单压在一个供应商身上,他最少要保证两到三家相对的平衡,这样才能达到他供货渠道的安全性、稳定性,所以我觉得不可能一家独大,这不客观,也不现实,还是要把自身的质量、成本等等这些因素做好,这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
保护氨基酸制备中,如何确保高质量?大规模生产中如何保持这一标准?
汪兆伟
质量差异化
2024-01-31
关于质量这块特别是双保护,我们第一个标准就是有机单一杂志不超过0.1%,第二个就是异构体指标不超过0.1%,因为这样对我们下游在合成多肽的过程中,对他们产品的质量所带进的杂质就会越少,他们在纯化的过程中效率会更高一点。
所以保护氨基酸质量这块,你要达到这个质量标准,从实验室的工艺来说还是比较容易达到的,但是你真正要放量生产满足这种质量要求就非常难。把质量做好确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你质量做好,那我们下游的客户就会把你作为首选,这样对他的质量控制,包括成本的控制这块就非常有利。
推荐视频
0
2024-07-12
0
2024-07-05
2589
2024-06-25
0
2024-06-28
3868
2024-06-21
2659
2024-06-18
3699
2024-06-16
3424
2024-06-12
5893
2024-06-14
2702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