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O面临的问题是一方面欧美的客户想重构供应链,另一方面印度发展的速度比较快。您怎么看待这里面的情况?有什么解决办法?
刘学军
印度药企
CDMO
2023-01-27
欧美发达国家有CDMO产业链或者是整个供应链重构的想法,我个人认为他们虽然有这样的愿望,但是很多东西在他们的体系里很难做的比我们更好更完善,因为整个化药的体系,它是需要一个非常完整的供应链体系。通过这么多年来我们国家整个的供应链体系在全球来说是比较完善的。他们想把某一部分移植回去,我觉得像合成生物学他们去做相对来说会好很多,但是从化药的角度,我觉得CDMO是很难回归他们的体系里。
 
当时欧洲和美国就把很多化药,包括API、中间体,整个放出来了,他现在要再重构,它要解决很多问题,一个是生产人员的问题,他们没有这样的技术人员或者产业工人。第二,它要解决他每个链条上的成本问题。目前在全球我们整个的链条成本其实是最低的,他们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我认为除了个别以外,是很难回归到欧美发达国家去的。
 

对我们国家来说,印度是竞争最大的,特别他们在成本方面,特别是人力成本方面,他们有优势。但是我觉得我们在一些特殊技术上,特别是在一些发酵、半发酵,还有一些资源型的东西,这些印度是不具备的,我们在这方面肯定是有很大优势的。当然如果我们在一些新技术上,包括连续流、合成生物学、酶的新技术等,我们能做更多的突破,我相信跟印度我们还是可以有很大的竞争优势。
现在甲方很聪明,每次招七八家CRO公司,将价格压得很低,这样会不会导致普通的CRO没办法做了,毕竟CRO也有成本?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贺敦伟
新药研发
研发立项
2023-01-27
其实我觉得很正常,所有的企业竞争无非是两种策略,一种策略是成本策略,我比别人的成本低。其实不光CRO行业,CRO行业还是一个新兴行业,所以大家对价格方面的影响好像有点不适应。但是如果我们看一看工业消费品,所有的最终要落到成本上。所以我觉得成本领先,本身就是正确的选择方向。
 
第二个策略叫差异化,我做的东西有差异化的,但即便是很差异化的东西,也要落到成本上。比方特斯拉,已经是差异化的产品,但它依然要不断地降低价格,我觉得这是一个商业逻辑,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我们要不断地降低成本,让我们的客户受益,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则正,过去几年也是一直专注于高端制剂,其实在降成本上做的就不是很到位。这几年我们真正地做了很多降低成本的措施,目的就是让利于客户,让客户有限的研发费用,能够获得足够多的产品,足够多的未来收益,我觉得这个逻辑本身是没有错的。
 
但是价格一定要在比较合理的空间,最终在甲方和乙方之间选择一个很好的平衡,乙方也不要挣的钱太多。我觉得像过去有的时候价格很高,我觉得也是不合理的,因为客户的研发费用有限。但现在有一些企业盲目地追求低价,我觉得也是错误的,跟集采是一样的,最后的结果是医保局也不会占到便宜,很有可能有些品种、有些老药会退出市场,造成老百姓用药的困难,药品的短缺。另一个方面,企业也没有挣到钱,实际上是一个恶性循环,我觉得这个也是不可取的。
 
总结一下,从服务方来讲,我们一定要不断地降低我们的成本,不断地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其实我们CRO的服务质量在行业里是诟病比较大的,大家认为在整个CXO领域,还没有一家走出百分之百交付的道路,所有企业都有交付上的问题。同时又有一个问题,就是交付质量和我的成本之间怎么平衡的问题,当甲方把成本压得很低的时候,交付质量自然会受影响。所以服务质量是我们最先要提高的。

搭积木的模式在于使用的酶及种类会比较多,这样会不会带来一些问题?
刘建
2022-12-30
现在已经进入我们工艺用的酶接近1000个。有的是自有细胞里生产的,有的是在细胞外进行十几个酶连续生产的,其实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挑战是特别大的。前期的基础研究是很重要的,后期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构建虚拟实体筛选,中试催化反应和发酵反应这一系列的模块之间的联动,这样才能够确保一个团队可以同时做10个或者几个项目,才能够在一年之内把从立项推到中试级别的项目,至少可以推出10- 20个产品以上,其实挑战性蛮大。

多肽类的产品市场相对不是很大,为什么选择用合成生物技术做多肽产品,谈一谈其中的选品逻辑
刘建
多肽
2022-12-30
其实我们不仅仅做肽类产品,我们主要是基于氨基酸、糖和碱基为基本单元构建的产品。我们跟大多数的企业不太一样,他们是基于代谢通路、微生物或者天然产物代谢去寻找产品,它们主要是基于天然产物代谢产生的一系列产品的开发。而我们公司一帮是做合成生物技术开技术研究的,还有一帮是做产业应用的。
 
我们团队有一部分人是常年研究肽的,当初做肽的时候,我们很清楚肽作为药物已经应用了很多年,而且药品的市场就有千亿美金的市场。虽然药品市场规模看起来还可以,但实际上它只是作为注射剂使用,所以它的需求量比较小,一般的合成生物学的公司不会关注这个领域。
 
但是肽类产品本身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特别好,从产品的特点,其实它更适合用于消费和健康领域。因为肽类产品不论用原有的固相化学合成、液相化学合成,还是基因重组技术也好,它们只能以比较小规模,高成本的代价去做这些产品,它之所以没有进入消费和健康领域,也是因为它的成本太高了。另外一个是它的生产规模太小了,全球所有的企业加起来一年的产能加起来也就几吨的量,但是从消费健康领域,人要是放开吃,一年没有几千吨或上万吨根本不够吃。所以从技术的角度来,天然限制了这一类的产品的放量和整个市场的扩张。
 
我们当初也是看到这个机会,另外有个好处,从化学的角度来说,这类产品手性中心比较多,水溶性比较好,所以它合成起来的困难是相当大的。我们认为一个新的技术替代一个旧的技术,应该是挑旧的技术做得最烂的地方进攻,先挑软柿子捏。
 
我们当初认为合成生物技术用在氨基酸、糖和碱基这类的产品会有很大的应用空间。生物合成在氨基酸的领域上百年都长盛不衰,其核心的原因是它水溶性好,手性中心多决定了用化学的方法就不经济,所以我们当初也是想基于这种基本单元来构建不同的产品
 
我们目前做的一系列的产品,我们叫技术式的搭乐高积木,我们的产品也是按照乐高积木的方式来搭,我们其实基本上可以同步开展上百个项目,同时进入我们的管线。其实这种的立项模式,在很多的合成生物学的公司是很恐怖的。实际上我们每年进入中试和进入产业化的项目的数量就有二三十个。

从化学的角度解读合成生物学
刘建
合成生物学
2022-12-30
合成生物学其实就是做两件事情。
1、找到一个特别棒的酶,因为所有的生物反应都是通过酶去催化的,不管是细胞内还是细胞外都是一样。
2、如何把酶用好,如果是在细胞外营造一种环境,我们传统叫酶工程,现在发展的链条更长,就把它叫成无细胞合成。当然这种环境就像化学一样是比较可控的,因为条件、环境都是自己营造的,相对是可控的。当链条越长,就涉及到相互之间底物的影响和产物的影响以及酶和酶之间的影响,这也是比较难控制的事情。
 
如果大家把酶放在细胞内,我们叫细胞工厂或者传统的发酵合成。因为细胞的环境相对不是很可控,研究的不是很清楚,所以它更多的是调控,即如何对细胞内的各种机制,关键的物质进行干扰影响,让它向我们希望的结果来发展。
 
其实从我们化学的视角,其实就两步,找酶和把酶用好,所有的合成生物学的公司基本上都在干两件事情,不管是做前端还是做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