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8201是不是把所有ADC的路给堵死了?
黄金昆
DS8201
ADC
2023-04-28
我个人的想法是,一个方面, DS8201给整个ADC打开了一扇窗的同时,把壁垒推得很高,所以你要再做的话,当然就要做得更好。DS8201给这个领域带来了希望,与此同时也跟过去T-DM1这套做法可能带来了很大的困惑。
 
但这是我们人类不断地寻求进步的方式方法,必然有先进与落后,这种先进跟我们带来新的思路。过去我们认为一定要更毒的毒数,那么现实很显然不是这样,我非常敬佩第一三共这些科学家,他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探索以及他们发表论文的详细程度,恰恰是咱们科学家应该去做的事情,一种真正深耕的精神。
 
从国内药企的角度上来讲,这样深耕的企业相对比较少,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国内在DS-8201难搞定的专利上面,我们各种打法,各种奇招都用上了,当然这也代表一种微创新。但是如果真正要从底层解决方向性的问题,我认为可能采取不同的途径,包括借鉴使用AI这种新工具。我们作为一个朴素的化学家,可不可以用其他的毒素,因为其他毒素也许机理会不一样,当然其实毒素没有现成的linker。我们国内的同行,更多的是企业家思维,那么我更多的还是科学家思维,那我觉得中国的药企还是科学院,也可以更多地增加一些科学的思维,通过这样的情况可能才能真正做到一个制高点,这是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前面您讲到小分子与大分子药物的对比,包括一些新疗法,大家产生了一些讨论关于做哪种更好,您的观点是怎样的?
刘青松
小分子
大分子
2023-04-28
第一,临床需求决定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技术路线,决定了技术路线,我们才会决定是用小分子还是大分子,还是小分子大分子联合,或者细胞疗法,我相信了未来会出现大量的组合式创新,不管是基因疗法还是细胞疗法等等。
 
第二,对于组合创新的理解,我觉得我们还仅仅是停在单产品的层次上,在临床实际上没有做单产品的,除非是慢性病,但是在我们肿瘤治疗领域,临床上现在所有的疗法,很少是用一个药来治疗肿瘤的,全都是各种各样的组合,所以我觉得这个组合不仅是单产品组合,或者是产品间的组合或者是技术组合,这一定是趋势。但是采用什么样的组合,这是由我们实际临床真正的需求,它的应用场景的需求来决定的。

你们AI驱动的分子逆合成模块已经做得比较成熟了吗?
常珊
AI技术
分子逆合成
2023-04-28
逆合成,我们前面做了一个这样的方法,我们也做了一些测试,但是这个项目做完以后,我们就放到平台上对它更新的可能还不太够。
 
因为我们觉得逆合成有几个问题,第一个就是反应条件的预测确实我们还有一定的困难,它可能只能提供一些思路,但是要给出像我们合成科学家给出非常全面的,包括反应条件各种都特别详细的路径,还是不太容易。而我们更关注于创新药物的设计和筛选,所以我们更多的精力是放在后续的一些模块的开发上。我们现在平台上的模块都比较多,像逆合成模块我们可能后续还需要把它做更大的更新才行。

关于生物医药行业宏观的四大观点
刘青松
生物医药
2023-04-28
1、要辩证的认识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婴儿期,有点儿虚胖、机遇大于挑战)
 
前几年我们整个的舆论环境,包括从业人员,都觉得我们自己很厉害。从本质上来讲,我觉得整个中国的创新药行业目前仍然属于婴儿期。我国的创新药从2015年开始慢慢发展起来,世界上其他国家都干了几十年了才做到现在这个程度。我们还是有些差距,我们对自己的定位出现了偏差,所以才导致了我们监管层面也会对我们的认识产生偏差。我们要辩证的认识所处的历史阶段,对于我们采取正确的措施来获得同行业更多的外围支持,把我们这个产业真正做强做大。
 
2、要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持续性扶持力度( 政策,财政,资本,市场)
 
我们生物医药产业还处于婴儿期,前两年有点婴儿肥,大家一直在谈泡沫,只有过度繁荣才会产生泡沫,我们都没繁荣过,何谈过度繁荣,所以泡沫这个词不太适合我们产业。所以我们全行业应该在发出一种共同的声音,在当前阶段,生物医药产业还没有发展起来,我们仍然需要国家监管层面,从政策上,从资金上,包括整个资本市场对这个行业进行大规模的支持。
 
3、固本扶正,真正实现临床价值。
 
我们做每个药物之前要符合药物经济学。做科学研究确实可以不考虑成本、不考虑市场、不考虑产出、不考虑利润,但是作为企业来讲必须考虑这个问题,不能为了做药而做药,是一定是有市场,有规模化市场,我们才能做药。
 
4、用好新技术寻找真正的差异化和创新。

TIL取样是否需要穿刺肿瘤?是否有血液或淋巴瘤转移风险,这不太符合传统肿瘤临床治疗的理念,是否会影响TIL技术的推广?
金华君
淋巴瘤
肿瘤
临床治疗
2023-04-21
从穿刺组织进行TIL的培养,实际上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个,它里面的组织比较小,这样导致浸润的淋巴细胞起始数量就比较少,元代的TIL细胞扩充肯定是有极限的,这样细胞很难达到有效的计量水平。
 
另外从这么小的组织里面去获取TIL细胞,培养出来的T细胞克隆的种类也是比较有限的,这样它对肿瘤的治疗也是有很大的限制性,所以从现在的探索来讲,从穿刺组织里面培养TIL实际上并不是优选,优选还是从手术组织,包括从微创手术里进行TIL细胞的培养,这样确实也会带来患者取材的难题,所以在临床上的原则就是要尊重临床外科手术的规范,不能为了取材而取材,因为取材之后有可能确实会导致患者肿瘤的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