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第三方投资机构,因为现在很多老的成分已经非常卷了,那有些企业想通过研发新的成分,再做一些功效评价推向市场,您对这些企业的潜力是怎么看的?
屈红林
资本
医美赛道
2023-09-08
刚才问题陆总“尽量不要进到医美”的建议,但是要我先传递一点乐观的信息,因为我们从大的宏观信息来看,在资本市场定义的这些主流上市公司的结构,最近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个趋势特别明显。
 
我们看到美妆主流的头部上市公司的老板很多原来是经销商或者电商出身的,但是这两年其实已经发生了变化,就是我们可以看到有贝泰妮这样医药出身。这说明什么?营销依然很重要,但是现在情况其实有一个很大的变化,整个传播环境发生了变化,就是原来的媒介渠道其实大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比如我们看到这几波起来的企业,他们以前可能把中国好声音,非诚勿扰或者央视CCTV的黄金时段给包下,C端就可以打响。现在复杂很多,无论是你说服平台,还是说服大主播,他们看的东西已经很专业,他们会从供应链的角度,从独有技术的角度、从功效的角度让你拿出很多东西,他要帮他的平台或者超级头部红人把关。
 
所以你首先面对的是这一批专业的判断者,这已经跟医药有点像。其实我觉得从大趋势来看,它是在给整个原来做医药的人、有医药基因的人发出积极的信号,我觉得这是大方向。
 
当然其实刚才陆总说的,我也完全同意,进入医美行业是很难,因为整个创业本身就是少部分的事情。
 
像王波总刚才提到的,你如果只是在原料端有一些大陆货的原料,你想通过这个打响医美还是打响功效的C端市场或者是整个大健康,比如跟抗衰相结合的市场,我觉得都是打不动,其实还是要有一个冷静的判断。

因为您从做药切入到医美赛道,那从您的角度,你们与别人差异化的点在哪?您对想切入医美赛道的做药人有什么建议?
陆文峻
医美赛道
2023-09-08
现在确实很多做药的人都想进入医美,但是做药的人进入医美行业,大概率是会进入到注射植入类的产品,包括填充类、水光类的。
 
我想对医药人有想进入医美赛道的说一句话,没那么容易。因为药品的性状跟医美产品的性状是截然不同的,医美主要是做生物材料跟高分子材料,无论是做大分子、小分子药物的人,他要来玩医美的材料,这是两门截然不同的学科,所以我想说做药的人想进入医美赛道还是要做点功课的。
 
另外一个非常关键点就是,医药的研发其实不太需要研发人员懂得市场,但是医美的研发一定要研发人员懂得市场,需要有市场意识。因为医美的研发它的材料就那么几种,那么这几种材料里面怎么样研发出来好产品,跟药物研发的逻辑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希望大家进入医美之前一定要思考,而且医美的营销的比重非常大,医美的营销跟药品的营销是截然不同,但医美营销跟消费品营销又不一样,这里面有很大差异。
 
为什么我们现在也在做功能性护肤品?一个是基于我们的技术,我们能制造独特的产品,甚至是独一无二的产品。第二个是我们也明白未来医美跟生美,包括居家护理会有深度的集合。因为做三类医疗器械研发周期特别长,需要 5 - 6 年,而且做好了研发,你做完临床,批下来可能会没市场,所以大家必须要慎重,那么我们做功能性护肤品的目的,就是如果我们把产品做好了,产品特色做好了,我们能建立一个品牌,另外将来跟我们的医美产品可以变成一个很好的商业闭环。我们公司将来是以产品为核心,但更多的是一个综合服务性的公司。

在递送效率方面,外泌体与其他递送手段对比怎么样?
孔关义
外泌体
递送效率
2023-09-01
外泌体的靶向主要是通过在外泌体的表面加抗体的片段或者一些多肽,相当于导航,当然可能根据亲和力的不同,它的效率有所差别。但外泌体到体内之后,它的分布会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第一个是它的尺寸,因为纳米尺寸就决定它在体内有一个分布,第二个维度,就是我们加上的导航会有选择性地让它聚集到对应的部位,如果不进行多维度的改造,外泌体可能打到体内之后主要被肝脏巨噬细胞吞噬清除。我们其实在这里面做了很多的工作是来解决它避免被巨噬细胞,这样能够有更多的概率递送到相应的组织以及器官。
 
类似于在肺部,我们可以通过吸入的方式,这样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原理,它能够在肺部富集同时再加上它的细胞选择性,相比于现在其他类的纳米载体,首先它能够在肺部聚集,同时它能够在局部的细胞选择性上有很好的效果。
 
我们也可以针对神经胶质细胞来设计功能化的外泌体的载体,能够让它针对性地靶向到神经胶质细胞,把我们转分化不同类型的因子给它装到外泌体里来实现递送。
 
相比于其他的路径来讲,就是外泌体更多的是解决别的递送载体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别的载体也能解决,只是外泌体好一点点的话,那它在成本跟获益上可能就不是那么经济。所以大家存在的误解是要跟其他的递送载体做横向对比,但是我们利用外泌体作为递送的时候,都是解决其他载体解决不了的问题。

从你们角度来说,你们主要针对哪些适应症,你们的技术与其他的治疗手段相比有什么优势?
朱朝
适应症
眼科
2023-09-01
我们有一个庞大的转化因子库,我们是做了充分的比较,大规模的筛选,我们从2000多种转化因子库当中做了几轮的筛选、优化,筛选出来最强大的转化因子,我们的转化效率和靶向性上有明显的优势。
 
除了转化因子的优势,我们还在载体上花了巨大的精力,针对不同的适应症,我们有针对性的载体选择,另外我们也还特别做了专门的设计,针对不同的适应症,不同的区域、不同特征的神经元,我们都做了相应的改造,有专门设计的启动子,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它的靶向性、选择性、安全性,所以在临床效果上也有着巨大的优势。
 
我们主要聚焦在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及外周的,比如脑中风、退行性疾病包括视网膜退行性疾病以及耳蜗、脊髓方面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潜在的管线,我们都在里面做了布局。
 
走得相对比较快的有两个方面,一个就是视网膜的退行性疾病,包括视网膜色素变性,还有老年性黄斑等等,这两类疾病有共同特点就是大量感官细胞的丢失,目前临床上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现在国内,包括国际上也有一些传统基因治疗的方案来针对眼科退行性疾病,但是他们都有个特点,就是基本上在做单基因突变的修复。而目前发现视网膜色素变性已经有200多个基因突变的位点,所以针对单基因突变修复的策略显然是有它的缺陷,所以单基因突变修复的适应症范围就很窄。
 
我们的策略不是针对某一个靶点突变做修复,而是我们让它新生出来一套新的感官细胞体系出来,取代那种病变的细胞而来发挥作用。这样我不管你是哪一个突变造成感官细胞的死亡,我们都有办法让它长出一套新的来,你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广谱性的药物,所以我们这种应该有更大的适应范围。
 
另外我们为什么选择眼科方面来做突破口?因为眼科是一个相对的免疫孤岛,对全身的免疫排反应对它影响比较小,所以比较安全。另外它可以直接给药,临床上比较方便。它的突变位点比较明确,相对疾病研究也比较透彻。另外一方面就是我不用担心长距离投射的问题,距离很短,再长出来也比跨脑区的投射要容易得多,所以选择眼科是一个特别好的策略。
 
我们另外走得比较快的是神经细胞肿瘤方面的应用,这个技术原理就是把新型胶质细胞瘤的肿瘤细胞,它的特征也是胶质细胞,我们也可以把这类细胞转化成为神经元,我们知道神经元是不可以再进一步分裂增殖的,这样就把一个无限扩张分裂的肿瘤细胞,把它转化成为不再进一步分裂的细胞,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肿瘤无限扩增的可能性,用这样的方式来限制肿瘤的增长,这样就能巧妙地解决一个临床问题,而且这种方式相比现在的治疗策略有个很大优点,就是它可以有效地防止耐药和复发。

针对噬菌体这块,您能不能聊聊你们的研究方向及应用方向思路?
吴楠楠
噬菌体
研究方向
应用方向
2023-09-01
首先跟非噬菌体这块区别还是挺大的。像化药或者一些蛋白药药,我们发现一个好的候选药物,还是非常难的,整个筛选验证的成本是很高。相对来说,噬菌体的优势就是我们自然界中就有很多。
 
比如针对抗生素的药他其实都不太具备新种类、新靶点、新机制,还有与其他抗生素没有交叉耐药的创新性,很多其实就是对抗生素分子做一个改造或者把两种不同类型的抗生素分子做一个组合。在一个新药长期的研发中,可能还没有临床上市,就已经普遍耐药了,这是大家所面临的问题。
 
像抗菌肽、裂解酶都是有前景的,但是抗菌肽、裂解酶他们有个瓶颈,就是他利用率相对要低一点,特别是这些酶活性会受到很多环境的影响,如果入血的话,可能很多时候它就会被失活了,所以这是一个缺点。
 
其实我们噬菌体也面临一个缺点,噬菌体表面也都是蛋白,所以它入血会被我们血液中的免疫细胞给它做大量的清除,所以我们现在采取的策略,就是我们用噬菌体做一个局部的给药,这样就避免了我们机体的强免疫,一方面我们给的剂量大,因为它生产的成本是比较低的,另外一方面就是给药比较充分,它不但自己能杀死细菌,而且它还会繁殖会扩增,它有一个放大效应,整个噬菌体在临床治疗上,特别针对一些急性感染的治疗,它的效果是比较可观的。
 
我们有噬菌体的库,我们还有对应细菌的库,其实无形中我们就有它们两个相互对应的作用关系,那作用关系有阳性的,也有阴性的。有了这种关系的网络、图谱和知识,我们其实是有希望可以利用噬菌体和细菌等相应的基因元件做一个虚拟的配型。比如未来,不管这个细菌是生物安全二级、三级还是更高级别,我就不用培养,我拿到这个测序的序列,我就可以预测哪些噬菌体可以裂解。另外一块,我们一个噬菌体能不能靶向细菌,能不能感染这个细菌,那根据这些相互作用的机制,它最终产生的结果就是比如噬菌体能不能吸附?噬菌体能不能裂解?那我们根据刚刚两个库之间的作用网络,我们就可以把这种关键的文件找到,再利用相对比较成熟的细菌和噬菌体遗传操纵的工具,就可以做到对噬菌体的定向改造,这样我们就可以突破天然噬菌体的一些劣势。
 
比如简单来说我针对一个肉牛的养殖场或者是养猪场,我们可以快速地在两到三个月之内把环境中还有动物中携带的耐药菌给它筛出来,就建立一个细菌库,同时再配套一个噬菌体,那这样我们组成配方的治疗和干预就有可行性了。
 
针对像我们人的细菌,同样有时候也有地域性,所以我们也可以快速地对一个区域检出的耐药细菌做一个噬菌体的匹配和筛选。对,这是我们的一个优势。另外一块就是我们团队有一半以上都是做基础科研,就是我们做噬菌体的改造、噬菌体的编辑等等。所以第一个我有技术,第二个我们有大量细菌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