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靠献血补充血小板会涉及血型的问题,iPSC分化产生的血小板也会涉及血型问题吗?你们对比日本美国相关企业的进展如何,他们是不是也是用iPSC技术制备血小板的?

血小板
王波 2023-02-03
分享
朱芳芳
52
目前来说,如果是血小板单一成分血的输注,中国的临床上还是用ABO配型的方式进行。事实上紧急情况下,O型血的血小板是可以通用的,但是为了减少可能发生的溶血率,所以国内的标准还是有ABO的配型。
 
但在一些特别的情况下,是要做更复杂的HLA配型,比如造血干细胞的移植或者病人需要长期输注血小板。因为血小板的寿命非常很短,造血干细胞损伤之后没有非常好的恢复,这个病人可能每个星期或者3 到5天都要开始不停地输入血小板,所以输得越多,他可能会出现可能的排异,所以一些特别的病人,确实要出现HLA配型,临床上医生会根据不同病因的血小板减少症,他们会有不同的指导,大体来说国内现行标准还是ABO配型的方式进行。
 
在日本和美国,他们确实都是用iPSC分化产生血小板。在我们平台上,我们是用了两套体系都在产血小板,一套是用iPSC产生,因为iPSC相当于给你提供了一个源源不断的供给,它能大量的供应,这是iPSC的优点。我们更快跑的管线,其实是通过造血干细胞来源,这个也是我们想要甩开日本和美国的一条管线,我们想要做支付得起(affordable)的血小板。
 
因为大家也会谈论一个话题,是细胞和基因治疗领域支付能力的问题。对于中国的支付体系来说,如果你的细胞产品价格非常高,其实还是涉及到谁来付款以及谁付得起款的问题。CRT-T 100 多万的价格,其实已经引起了很多的讨论。
 
引入iPSC,引入基因编辑,其实对于一个细胞产品的质控还有工艺的要求会更高,所以一般来说可预期的血小板造价也会越高。所以我们引入造血干细胞的体系,在获得血小板的过程中,全程是无基因编辑的,我们想要获得的血小板造价是可控的,是支付得起(affordable)的血小板,而不是非常贵的价格让它束之高阁。

评论(0
登录后参与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