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用RPE细胞治疗视网膜疾病,这种RPE细胞疗法是不是对多数人适用?
细胞治疗视网膜
王波
2023-06-02
分享

王金梅
365
人与人之间的RPE细胞肯定是有区别的,但是整体上来说,RPE在眼底起到一个支持的系统,它对于我们视力的循环是起到土壤作用,,像我们的光进来,首先是打到我们最后边的RPE细胞,RPE细胞再回弹回去,再走到感光细胞。
在整个循环过程中RPE细胞,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那有的时候我们就会说不同种类的疾病,是先失去感光细胞,还是先失去RPE细胞呢?有时候就像鸡生蛋,蛋生鸡,但不管怎么样RPE细胞就像我们种子,哪怕是感官细胞已经失去了很多,还有一些RPE细胞进去以后还是能够维持。
那是不是RPE细胞可以针对所有的人?这个问题可以说不,也可以说是,因为细胞治疗有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有一定的排斥性。那如何克服这个问题?我们现在采取的方法就是从胚胎分离出来的RPE的原代细胞,因为它是在胚胎2到3个月的胚胎分离出来的,它的免疫原性非常低,所以我们生产一批产品,用于不同的人是没有很明显的排斥反应的。
评论(0)
登录后参与评论
相关问答
-
Spark公司的故事激励了很多公司,现在做眼科基因疗法的公司越来越多,但是最近一两年,我了解到他们的临床结果都不太好,那您对基因疗法治疗眼科疾病是什么态度?
现在真的很多公司在做,虽然它是有点副作用,但是很多药都有副作用,他只要选一个效果疗效非常好的,成本能够压下来的,那这个产品在市场上就会成功。所以现在大家还是摸着石头过河,首先选的项目,就是国外那些公司都已经在做的,先把整个路打通,然后再选比较好一点的技术,再把现在AAV的一些问题可以慢慢解决一下。CGT的未来是光明的。652 2023-06-02
-
Spark公司的故事激励了很多公司,现在做眼科基因疗法的公司越来越多,但是最近一两年,我了解到他们的临床结果都不太好,那您对基因疗法治疗眼科疾病是什么态度?
我们都要争先恐后地去当先驱者,因为一定是有了量变才会有质变的。我们知道像罕见病,我国大概有7000多种,7000多种实际上眼科只是占了一部分。那么多的罕见病,实际上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基因治疗就是开启了一个窗,这个窗虽然是有这样的缺点,有的时候还是窗框还是晃荡的,但毕竟它还是开启了一个窗,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最重要的其实还是技术的不成熟,我们怎样通过一次又一次地尝试把这个技术成熟,那我相信最后还是光明的。654 2023-06-02
-
Spark公司的故事激励了很多公司,现在做眼科基因疗法的公司越来越多,但是最近一两年,我了解到他们的临床结果都不太好,那您对基因疗法治疗眼科疾病是什么态度?
基因治疗是一个趋势,技术是一个先驱,先驱者都是踩了坑的,这些坑最宝贵,但是成熟是一个过程。我觉得谁做先驱者这个宝贵的经验和他成套的方法,随着技术的难关一个个攻破,将来也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因为好多遗传性疾病,这些孤儿病是没有办法治疗的,所以这些东西我觉得只要谁先做出来都是好事儿,但并不等于说第一个出来就很完美,这些技术难关确实还没有过关。547 2023-06-02
-
之前很多眼科的项目,有了二期数据后,大厂就开始“出手”,但是最近一年多,有的项目在美国三期临床都做完了,都达到了临床终点,报了NDA,但是大厂始终不出手,是什么
专注眼科的三大公司,Alcon、Allergan、Bausch & Lomb,Alcon被诺华买了,Allergan被艾伯维买了。对于大药厂来说,任何药如果没有数十亿美金的潜力,他是没有兴趣的。我们现在很多的眼表项目能够赚个五亿美金,已经非常不错了,一亿美金都是OK的。但对原来的眼科专用公司来讲,他愿意收购。但是对Big Pharma来讲,他不愿意收购。那如果是大的那种药,他对你的数据,对你的创新性要求非常的高。在肿瘤上我们都是fast-follower,在专科眼科这边,我们更是跟着别人后面走,缺乏创新性,所以如果你的东西真的具有创新,我相信应该也会有买家。364 2023-06-02
-
中美眼科药的研发情况对比,从商业价值的角度,谈一谈眼科创新药的立项
第一点,中美眼科研发的对比我原来在美国那边一直在找眼科专科的项目,想license in,但是找不到,一个上市产品,只有两三千万的美金销售,3家以上公司都打破了头去要它,所谓的管线还是比较空的,主要原因就是研发投入跟风险,跟专科所能带来的市场回报,它不能形成匹配,所以在美国的眼科公司都大部分就集中在眼底这块,眼科这边有很多小的疾病,还是有未满足的需求。那么中国这边,因为最近几年很多懂眼科的海龟科学家回国创业,在国内我感觉到成长得很快。临床这块那些PI的水平也蛮高的,更重要的是它眼科研发所需要的运作效率有CRO跟CDMO作为代表,我们CDMO的modelity,从小分子到大分子到CGT这块都有非常好的布局,所以像我们创新团队只要有一个好的东西在中国这边会非常高效的前推,效率非常重要。第二点,关于眼科创新药的立项专科药这块不要根据现在的市场大小去立项,还是要真正地跟医生沟通有什么临床需求。因为现在很多东西市场上很小,并不是意味着没有需求,而是找不到好的产品、好的技术去满足这个需求。那么我们创新团队就是要找到好的技术,应该是没问题的,所以作为投资人,我非常看好在中国做眼科方面的创新,应该是有市场回报的。临床驱动非常重要,现在国内企业有些立项特别不够谨慎,他们用非常复杂的技术,成本非常高,根本就不去考虑商业上谁来付这个钱,就是用大炮去打一个蚊子,所以对我们最初创团队来说,特别科学家主导的团队,真的要非常谨慎。654 2023-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