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整个脂质体这块应用的特点、前景及其局限性,应用到哪些的治疗领域。

新药项目改良型新药
王波 2022-12-08
分享
孙志娟
0
脂质体主要分为三类,壳内脂质体和夹层脂质体和多囊脂质体。壳内脂质体,多柔比星脂质体比较典型;夹层脂质体,代表药物两性霉素B脂质体;多囊脂质体现在研究比较热烈的产品是伊立替康脂质体。
脂质体行业的三大神问,第一,能包进去吗?美国的脂质体商业化的包封率是99%到100%,这是美国的标准。中国可能还要往上提。第二,能释放出来吗?释放出来在体外溶出曲线上,我们能看到它媲美RLD参比制剂,体内能做出BE结果。第三,能生产出来吗?在生产工艺上,脂质体不是很稳定,生产上有难度。美国的多柔比星脂质体基本上现在就是 3000 只,达不到1万只。一方面原因是,它放大不是线性的,非线性的放大过程很难,稳定性很差。另一方面,在美国,不管是原研还是仿制的脂质体产品少,没有必要进行价格竞争,所以它的价格很高,产量要求就不会太高。
 
脂质体并不是一个新的技术。从美国方面,脂质体总共批了 20 多个脂质体,在研的可能有上百个脂质体,中国 nano medicine 我看到在研发中的trial 的数量,两年前是 497 个,现在应该更多,这其中 70% 用的是脂质体的技术。那么脂质体主要的挑战是它的稳定性,另外还有对设备、辅料的要求。
 
虽然有很多挑战,但是大家依然看好,因为它有几大优势:第一,它有靶向作用,在被动靶向方面已经通过它的 EPR 效应,到达一些疏松组织进行渗透,形成缓控释。比如在肿瘤、肺部组织,在皮下组织的应用,一个是美容产品的递送,一个就是局麻药,它可以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这在美国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第二,脂质体在包裹小分子的时候,它不光可以包一个,还可以包两个,这样就可以进行合剂,我们看2.1新药中国去年只有3个,做合剂是脂质体的另一个方向。
 
希望以脂质体为载体的 nano particle 能够带着药物突破血脑屏障,这是努力的一个方向;脂质体拓展到LNP领域,可以递送mRNA。

评论(0
登录后参与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