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吸入剂从难度上的分类排序

吸入制剂
王波 2022-12-08
分享
侯曙光
0
过去5年属于吸入剂积累期。未来3年将会是一个爆发期,再往后3年将会是吸入领域的一个创新期。

吸入药物递送和一致性评价,确实有技术挑战,同时更多的是法规挑战。口服固体制剂一般是通过了PK-BE就可以批准。而吸入药物能不能过了PK-BE就能批准,这是一个国际法规和科学界,到现在一直还在争论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口服固体制剂是先吸收入血再发生疗效,发挥疗效的部位是在血液的下游。而吸入制剂不一样,吸入是先递送到肺部,在肺部起作用,然后再吸收入血。这样后端的吸收入血的血样浓度和前端的药效是否具备一种相关性?这就决定了是否单纯的做一个PK-BE就能通过。
目前的吸入产品,从难度上说,第一波是可以不做任何BE研究的,就是雾化吸入溶液剂。现在上市的硫酸沙丁胺醇、复方异丙托溴铵等等,这几个产品为什么上市快?就是因为只要做一个体外的等效就可以获批。

第二类就是布地奈德混悬剂,它是一个吸入的混悬剂。按现在国家的法规,通过了PK-BE就可以获批。但是这个PK-BE又要求两种,炭阻断和非炭阻断。非炭阻断就是正常的吸入以后,测血药浓度,然后做等效研究。还有一个炭阻断,毕竟吸入的时候还有一部分进入胃肠道,通过胃肠道吸收,通过口服活性炭,把胃肠道吸收给阻断住来间接模拟肺部吸入的疗效。

这是目前国内两个现状,为什么这么做?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这两个吸入剂的介质都是水溶液。对真溶液来说,不存在溶解的问题。它的颗粒非常小,肺部的面积非常大,到肺里分部很均匀,进入肺部后马上就吸收了,所以不需要做PK-BE。

但是对混悬剂不同。混悬剂仍然是水溶液,到达体内后有一部分溶解吸收。但是,还有一部分颗粒需要慢慢的持续溶解吸收。这样的话就它的颗粒在肺部的分布位置,分布的量,以及停留的时间就会有影响了。所以说要做一个PK的研究。

再难的一点就是气雾剂和粉雾剂。首先说气雾剂,气雾剂又分为溶液型和混悬型。对于溶液型的气雾剂来说,决定在肺部分布的位置和分布的量的关系,主要取决于液滴的大小。因为液滴挥发形成颗粒。在欧美,对溶液型的气雾剂来说,因为体外的表征已经可以间接表达它的等效性,所以可以免临床。国内的溶液型气雾剂,还是要做体外PK和PD的研究。而对于混悬型的气雾剂就更复杂了。

再难一点,就是粉雾剂。粉雾剂除了API的影响之外,还有辅料的影响。比如乳糖作为一个载体,除了影响颗粒解离和肺部的分布之外,还可能会改变肺部的微环境。所以粉雾剂更是需要体外、体内PK和PD的三级的统一才能获批。

从易到难,我觉得就取决于两点,一是溶液型还是混悬型,二是水性介质还是固体颗粒。再说的详细点,就是它里面还有没有一些辅料的影响以及辅料对吸收的影响。

评论(0
登录后参与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