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中药带量采购的情况以及各方面如何布局?
集中采购
王波
2022-12-14
分享

耿鸿武
54
中药带量采购是从去年开始的,先以湖北十九省联盟招标开始,广东省有两次中药的集采,这两个地方采购方法不一样,在湖北省采用双线峰值的带量采购,广东省采用的是梯次降价的比价竞价的招标方式。平均降幅在30%到40%这个区间,它跟国采相比,和其他的化学药,仿制药比较起来,降幅还是相对缓和的。
进入到2022后,我们看到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没有开展,最近有三个省份的中成药带量采购值得大家关注。
第一个值得大家关注的是,湖北启动的第二批带量采购,所涉及的省份达到29 个加新疆建设兵团共30个单位。其实相当于国家的联采,涉及到的四大类产品中还是有一些重磅性的中成药产品,所采用的方法和细则虽然没有公布,我想湖北省一定会延续第一批中药联盟探讨的相应方式和方法,可能在有些漏洞中会做相应的完善和调整性的工作。在价格的影响方面,我个人感觉应该跟上一次差不多,这是个人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这次纳入到湖北联盟采购的产品,我建议一定要好好研究一下第一批产品的竞争策略和方式方法,这样可能能更好地获取到现有市场的分量,包括未来市场拓展空间。
第二个要关注的是北京,北京今年也在中药、中成药的联盟采购,它还是延续了北京这么多年的双向选择等等的竞价方式和方法。
另一个是山东,山东这次招标的品种中有很多大产品,以前都是十几个亿的产品,也都包括在内,而且山东在全国的市场中也排在前五位。
因此今年主要是这三个地方的中药采购联盟,我个人判断未来将会有更多地方的联盟把中成药纳入到带量采购的相关范畴,所以中成药的企业要稍微谨慎一些。
中成药以前说不好招标,其实不是中成药不好招标,中药招标是可以找到招标方式和方法的。其实医保局关于集中招标采购的二号文中,就已经明确地提出了核心的思路和想法,比如提到了一品一测的招标原则,比如提出了因材施策的招标原则,分类采购的招标方式和方法,其实为中成药招标已经奠定好了良好的基础。
尤其是在中成药招标过程中,假设我们中药配方颗粒,已经建立了国家级的标准,就相当于西药建立的一次性评价一样。如果用这一标准对于现行的中药配方颗粒,进行衡量。我想中药配方颗粒的招标可能也会在不同的省份纳入到新的招标体系中去。
按照十四五的整体规划,截止到2025年要求占用医保资金90%的药品,80%的医用耗材。包括500个药品全部纳入带量采购。到那个时候,其实我们临床只要使用好的产品,都会通过带量采购的方式,实现招标,这是未来整体的发展方向。
集中招标采购它只是在这个过渡型阶段对我们企业影响相对较大的政策,我相信在过渡期结束后,真正影响医药企业的应该是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企业家们要把医保机制的转换放在第一位来思考,把集中招标采购放在中间的过程措施去思考。
企业如何应对带量采购?第一,要用体系应对不确定的各地多姿多彩的环境。第二,要提高企业市场准入人员的技能和水平。第三,要提高企业家对政策和行业未来的认知,因为认知的高度会决定企业未来的高度。
评论(0)
登录后参与评论
相关问答
-
卡波姆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表现如何?
卡波姆总体来说分日化型和药用型。日化型像我们在日常的洗手凝胶里或者疫情期间用的消毒凝胶里,包括你用的高级化妆品里可能都含有卡波姆。药用级和日化级主要就是合成的形式不一样,一个含苯,一个不含苯。国内卡波姆主要是外用凝胶上,比如999皮炎平或者女性私护的产品,真正用在口服固体制剂里,在国内据我所知非常少,因为它比较难用,属于高端制剂,不好掌握。而真正口服型的卡波姆大部分是在印度,我们知道印度是最大的仿制药生产国家,印度他对于API的专利他不认可,他认可制剂的专利,所以一个新的API出现了,他通过不同的制剂技术,绕过专利壁垒,进行仿制。我们都做过一致性评价,你要没有高端的药用辅料,完全依靠原来的配方,那你肯定就会侵权,所以他就是用卡波姆绕过其他缓控释制剂的专利。所以卡波姆的市场在国内和国外还是不一样的,我们希望我们新合成的CP颗粒能占有一部分卡波姆71G 颗粒市场。0 2024-03-29
-
哪些高级辅料目前还没有国产替代品?
目前没有实现国产替代的产品还是很多,比如羟丙纤维素,虽然也有国产,但是基本上中高端市场全部是被国外的供应商垄断,这是一个方面。还有像高端的甘露醇,虽然我们国产甘露醇量很大,但是都是供应低端的。那么中高端像默克、日本富士、美国SPI的技术水平远高于我们,特别甘露醇是有晶型的,有个晶型叫Delta, Delta晶型目前来讲都是被国外垄断,但是最近好像有突破。我们中国的辅料现在药典登记的只有335种,我们在用的大概543种,北美大概有2, 000 种,欧洲大概有3,000多种,实际上有很多的辅料,我们可能听都没听说过,因为有很多剂型我们都没见过。包括我们现在一些高端微晶纤维素,其实国外的供应商占比也都是比较高的。还有一些像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淀粉钠,虽然我们国内有些企业可以生产,但是竞争力还是偏弱一点,所以我们呼吁国内的企业多支持中国的辅料。0 2024-03-29
-
直服颗粒是否属于新剂型?其定义和特点是什么?
直服颗粒实际上他们在研发的时候叫无水吞服颗粒,像颗粒剂或者是干混悬剂,我们是要用水冲服,这种剂型也是做成颗粒,但是它的颗粒并不是冲水,它是放到你口腔内,直接利用你的唾液分泌量直接服用,这里面需要的就是掩味技术特别强,对辅料的要求也非常高,那它是不是一个新剂型呢?它至少是在颗粒剂下面的一个亚型,我认为它应该是一个新剂型。其实刚开始申报的时候是无水吞服,但是唾液里面也含有水,最后药监委员会最后批的时候我没参与,但是我认为应该是一个新剂型。0 2024-03-29
-
PLGA微球作为药物辅料的可行性及其在仿制药开发中的作用如何评估?
微球现在也很热,曾经好几家企业跟我讲你应该做这个,但是它属于高分子材料,我觉得它的表征方面其实也是比较难的。但是我觉得如果从仿制的角度来讲,国际上只要有微球上市了,并且这个辅料已经在药物里面使用了,我们作为辅料研发的人员,都有这个责任和义务做这个产品的开发,这个应该是非常有价值的。如果选题,我是比较倾向于成熟的,我是把所有已经上市的脂质体药物,但凡这些上市的药物里用到凝脂成分,我都把它研发了,我都把它登记了,我就为我们国家仿制这些药做准备,首先这是一个成熟的辅料,我们整个的目的是做产业化。但是如果是研发的话,要让企业接受一个新的辅料,确实要花很多时间推广,整个激活过程也蛮长的,不容易的,但是我觉得是值得的。我认为这个风险不大的,因为创新辅料其实挺难的,有时候我会建议不要做创新辅料,但是你刚才强调的是物理变化,我觉得其实PLGA微球做药物辅料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向。0 2024-03-29
-
中药辅料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目前在中药里常见的还是原来老的辅料,特别是像我们做儿童药,好多都是清热解毒的,或者健脾、呼吸系统的,实际用的大部分都是传统的淀粉、蔗糖或者是麦芽糊精,而且好多中药,特别是儿童药,其实都是用传统摇摆制粒的方式来做,因为我们知道中药很苦,特别是小孩,他的口味和成人还不一样,对苦特别敏感。所以在传统的辅料面前你想做好掩味是比较困难的。像刚批的直服颗粒,通过微丸包衣的形式把API包进去,当然他都是用西药或者一些高端的辅料来做的。我们现在做的儿童制剂也是,传统的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我们可以把它做到一点都不苦,但是我们不是用传统的麦芽糊精、蔗糖来配的,我们是用MCC、二氧化硅还有其他的来制粒,加上我们这种特殊的辅料,做成冰淇淋那样口感性状的。前一阵国家中药制剂发布新规,鼓励中药创新,实际中药里单体提纯是无法改变的,会涉及到萃取工艺、提纯的工艺、生产线变动,那你成本得非常高,工艺要求也很高。我们可以做二类新药,做制剂的改良、口感的改良、剂型的改良来提高中药口服的顺应性。而中药辅料的变更可能是一个中等变更,门槛可能会更低一点,在这方面能做到中药的创新可能落地会快、成本更低。0 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