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MC申报中,CQA是如何确定的?需要基于哪些层面的考虑?

关键质量属性
王波 2023-12-27
分享
刘丁
121
关于CQA的问题,实际上是整个在CMC申报当中的核心问题。第一层面就是CQA就是对分子本身的理解。第二个就是结合我们工艺控制和质量控制能够把CQA做好。所以大概有这几个层面我们可以来考虑,比如以抗体分子而言,实际上我们看放行的质量标准,所谓作为质量标准的基本逻辑就是如果中间缺了某一项,它可能就不能作为一个合格的分子,比如纯度出问题,那可能造成安全性的影响。无菌出问题,也会造成一些安全性的影响。这里有分子本身属性,也有工艺相关属性。
 
换句话就是我们如果一开始不知道,如何理解一个抗体分子的CQA,我们可以先从大家都通用理解上的放行质量标准里去看。这里面有包括纯度类的、杂质类的,包括安全性的、外观的。有时候外观为什么是CQA?或者是不是一个质量属性?因为有的分子产生了一些氧化,跟活性相关的话,有时候颜色上是看得出来的,它会偏黄或者其他颜色,那我通过外观就能看到它的问题。对于一些冻干粉针而言,如果水分或者密封性出问题,那它的外观上就会发现有塌陷,或者有些不是很好看的状态,也能够提示我们出了问题。所以如果一开始的时候我们看药典里面,包括很多文章里这些放行标准的一些基本设置,我们就能够了解大概哪些质量属性是必要的,因为本身它就跟放行的基本逻辑是符合的,这是第一个层面。
 
第二层面就是随着我对工艺的理解和对分子的理解以及在临床应用过程当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或者发现,我们再来反馈到药学上,再来加深我对CQA的理解,从而制定更加符合临床表现以及工艺和质量表现的CQA。这是从分子生命周期的角度对CQA的理解。
 
还有不同维度,其实对于CQA的理解而言,它并不仅仅只是分析层面对它的了解。比如我们从工艺上来讲,如果有些参数,像细胞培养里面pH、温度,下游有不同的填料或者是剪切力、压力等等,它是能够帮助我们看见整个分子从上游细胞培养工艺到下游纯化整个过程当中的一些变化或者敏感点,我们是可以通过工艺的开发和对工艺的深入了解发现的。换句话说有些层面可能我在分析放行本身,包括成品的表征本身,我不能发现它一些变化,但是我在工艺层面就发现它特别容易受剪切力影响或者特别容易受pH、温度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借助一种信号或者提示做一些测试。换句话说从发现的角度,我们可以从工艺、放行、表征稳定性来综合帮助我们判断。
 
当然我们还是那句话,药品最终是服务于临床,在临床上我们发现如果有任何一个药学指标会和临床使用的安全性跟有效性会有一定挂钩,那就往往提示它就是一个CQA。
评论(0
登录后参与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