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这个药物在组织分布没有靶向性,活化后才具有靶向性,而且具有在肿瘤细胞富集的特性,这是通过药物结构设计来实现的吗?如果要实现自由进出细胞,是有什么特定的条件要求吗?

新药项目
王波 2023-11-24
分享
段建新
121
现在做ADC、PDC、SMDC的靶点都是膜蛋白,ADC、PDC、SMDC其实有一个问题,比如我们通过这些药物在肿瘤组织或者病灶组织富集之后,它其实后面还有两个最关键的步骤,第一个就是它要进入细胞,进入细胞的速度也会影响药效,因为富集的那部分其实是没有药效的。另外一部分就是它进入细胞之后,要降解成为药物,这两步其实后面你是没法跟踪的。所以一个膜蛋白的高低,还有它内吞速度的快慢以及降解速度的快慢,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药的释放。我们都知道做任何一个东西,其实影响因素越单一,后面成功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现在所有的ADC、PDC其实每一步都是一个影响因素。那我们就想能不能找到一个方法,就是通用的结构再连一个药,这个药本身又不能太大,连的是一个中性的小分子。像我们进到二期的那个药,它本身的分子量大概是400左右,它跟普通的小分子化合物是一样的,可以自由进出细胞。我们也做了一系列的实验也表明就是这个药确实是能够自由进出的,因为它是一个中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它进入细胞是通过被动扩散,一旦这个药进入到肿瘤细胞或者肿瘤组织之后,被释放,那其实这个原药本身的浓度会大幅降低,在这个药物起效期间,它会不断地向肿瘤细胞富集。正常细胞它也是可以进去,但是正常细胞由于不能够富集我们的药,那它进去之后又会出来,随着血药浓度降低,这些药物都会跑出来到肿瘤细胞。
 
我们AST-3424化合物,第一是利用异环磷酰胺的代谢产物来开发我们的药,异环磷酰胺在临床应用是以克级为单位,我们现在这个治疗药物溶度是毫克级,即使在这么低的剂量下,我们的药效比异环磷酰胺本身的药效要好得多,同时它的安全性也好。通过临床前和临床的数据表明我们这个药确实能够在肿瘤里富集,由于我们这个药本身进出细胞非常简单,比方膜蛋白发生结构变化不会对这个药产生耐药,使得我们这个药在筛选患者的时候,影响因素非常简单,我只筛这个酶中高表达的这些患者,在开发药物过程中,我们也建立了自己的筛选体系,在临床上确实也看到了令人惊艳的效果。
 
像我们AST-3424,目前有个肝癌的患者,用了奥帕替尼联合恒瑞的PD-1都已经耐药了,但是到了我们的临床他的肿瘤在持续缩小,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确实我们这个药能够解决部分患者的问题。
评论(0
登录后参与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