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用固相合成寡核苷酸的极限在什么地方?你们有什么解决方案来突破这个极限?

反义寡核苷酸
王波 2023-11-22
分享
冯冰
134
其实寡核苷酸跟大家想象的是不一样,它的单克费用肯定是高于小分子,但是它的用量肯定是要比小分子低得多少。因为现在大家都知道寡核苷酸包括你的就是任何制剂,它现在都是皮下注射,窍内注射,都是以注射的剂量直接注射到体内。
 
所以它的费用,一个源头来自就是我们的起始物料,目前我们国内尽管是发展起来了,但是确确实实不是达到满饱和,我们的原材料,特别是我们现在的寡核苷酸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到三代了,各种修饰,包括大家关心的各种递送,我们现在最经典的GalNAc递送,它的费用本身就不低,一方面是专利还未过期,另外,能真正提供低廉原材料的公司还是比较少。像实验室阶段一般用到几克寡核苷酸,毒理实验和药效评价同步进行大概就需要几百克左右,到了申报一期临床大概是一公斤以下,而我们现在的设备基本上是能达到公斤级的,这个公斤级的设备是满足了我们现在所有的需求,包括以后一期、两期、三期的临床都可以满足。
 
现在天花板在哪?就是现在还有一部分寡核苷酸开发出来的CpG的佐剂,作为疫苗的新型佐剂。现在我们传统用的是铝佐剂为主,现在国外越来越多用短片段的寡核苷酸作为免疫系统的激活剂,这个佐剂要加在疫苗里头,1剂的疫苗大概是1mg左右,如果这个疫苗是用于癌症或者用于代谢病疾病比较广的适应症,那我们现在固相合成就有比较大的压力。现在矛盾还没有显现出来,因为我们国内这方面没有这么大的需求,再加上我们国内所有的就是寡核苷酸的新药研发都是刚刚成立的,都是在IND申报阶段,最多到一期、二期、三期的临床,可能在几年以后这方面的压力就比较大了。
 
那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大家其实过去也想了很多办法,液相是不是也可以,其实液相合成它的量可能会增加,但是它的杂质控制难度会更大。其实现在大家有几个方向,一个就是用酶接的办法,因为我们现在固相合成全自动化生产,最大的瓶颈是超过一定长度,它的效率就会越来越低。那能不能把我们的单体,做成二聚体、三聚体,我们一次偶联的时候它的长度可以增加八个、十个,第二个就是把它合成几个小片段,完了以后用酶的方式偶联起来,大家也在尝试这种,但是这种办法没有固相合成这么干净,这么纯洁的控制它的杂质。
评论(0
登录后参与评论
    相关问答